介绍一下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

2024-05-18 12:33

1. 介绍一下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

中国证券市场从1870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三个时期:1870年至1949年的香港、上海、天津、北平的证券市场,1950年至1980年的天津、北京、香港、台湾证券市场,1981年至今的上海、深圳、香港、台湾证券市场,形成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
1.1870—1949年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股票是洋人发行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商开始在中国兴办工商企业并开始发行股票。最早在中国设立股份银行的是英国汇丰银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设立总行,4月在上海设立分行,1870年前后中国出现了买卖外商股票的的经纪人。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由于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放松了对中国市场的控制,中国民族工商业迅速发展,股份公司日益增多,股票大量发行,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
1914年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成立,同年12月北洋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证券交易条例,证券交易有了初步的法规。当时的上海股票商业公会设在上海二马路一带(今九江路)。最初有会员12家,后增至15家,会员缴纳12两白银作为公会资本,每月还要交会费2两。交易品种包括政府公债、铁路债券、公司股票及外汇等等。交易方式是现货交易,交易时间为上午9——11时,手续费按1%—5%收取。这标志着中国人自己经营的第一家现代证券交易所诞生了。
1920年孙中山先生与虞洽卿联名向北洋政府申请成立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集资500万元,于同年7月1日开业,经营品种除证券之外还有金银、皮毛、花纱布、粮油等等。与此同时,上海股票商业公会也根据北洋政府颁布的《证券所交易法》改组为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集资300万元,经纪人有55名,主要经营北洋政府发行的公债。这两个交易所业务兴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半年就赚了100多万,引起了各方面投资者的注意,各种证券物品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仅在上海就有200多家。随后全国一些大城市陆续建立了证券交易所。
1918年北京股票交易所成立,1921年天津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当时的天津证券物品交易所资本200多万元,分为10万多股,由天津和上海两地筹资,理事长为曹锟之弟曹均,沪方代表由孙棣三担任,监督人为天津一位巨绅。当年10月1日在天津东马路开业,先是买卖公债,然后增加了股票交易,也曾兴盛一时。
1921年秋,风云突变,当时上海先后兴起的150家交易所,有的发行股票成立了信托公司,因股票价格大幅下跌而倒闭,引起了连锁反应,上海有近百家证券物品交易所倒闭,只剩下包括上海货商交易所在内的十几家。天津的证券物品交易所也因上海股价暴跌、交易所倒闭之风的影响,于1922年停止了营业。后来人们把1921年的交易所和信托公司的倒闭风潮称为信交风潮,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次暴跌。
1949年以前中国有香港、上海、天津、北平四个证券市场。香港是开业最早的证券市场,1891年香港股票经纪协会成立,1914年易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1921年建立了第二个证券交易所。1941年香港被日军占领,这两个交易所停止活动。1947年两个交易所合并,成立了香港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实际上,香港从1866年开始股票买卖到1947年香港香港证券交易所成立这一阶段,市场规模很小。
2.1950—1980年
1949年6月华东军事管制委员会为了稳定上海金融秩序封闭了上海证券交易所。1949年1月天津解放,天津军管会接收和清理了原国民党时期的证券交易所,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天津证券交易所,该所于1949年6月正式营业,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1950年2月1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这两家交易所在解放初期对融通社会资金,恢复生产起了积极作用。1950年以后金融和物价趋于稳定,证券交易减少。1952年天津证券交易所并入天津投资公司,北京交易所也停业。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大陆的有价证券是国家发行的公债,但只能还本会息不能买卖和转让。80年代中国大陆又兴起国债、企业债券和股票的交易。
香港证券市场是1949年以后一部分内地资金的转入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但市场狭小,银行信贷是各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到1962年也只有65家上市公司。1965年平均月营业额410万美元(约3200万港元),1967年8月31日恒生指数曾降至58.61点,香港证券交易所曾两次停市10天。 1968年香港经济增长,使证券市场成为地方实业重要的资金来源,1969年平均月营业额2720万美元(约2.12亿港元),上市公司72家,同年12 月17日远东证券交易所开张。
1971年9月15日金银证券交易所开业,1972年九龙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开业,在如此狭小的地区拥有四个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罕见的。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香港发展为东南亚的金融中心,港英当局和中外财团的投资迅速增长。1972年香港四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90种,当年上市的就有98种,成交额达到43.397亿港元,是1969年的70多倍。1983年成交额达到482.17亿港元,比1968年增长了53倍,总市值达到了1734.5亿港元。在这期间香港股市也经历了1973年和1982年的两次暴跌。
1980年7月7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组成,1981年3月31日正式注册。1978年以后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香港的进出口和转口贸易,香港房地产兴旺,恒生指数又恢复到1972年的水平,1980年10月1日达到1810点,成交额达到957亿港元。1982年香港股市因佳宁事件和撒切尔夫人访华引发的所谓“信心危机”发生第二次暴跌,1983年初恒生指数跌至750点。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公布,人心稳定,恒生指数又上升到1200点。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49年国民党当局逃到台湾以后,通过发行所谓“爱国债券”促进证券交易,但是真正的证券市场是从1953年开始的。台湾当局为了把地主的土地转换给农民,对地主实行赎买政策,以七成稻谷实物债券和三成的公营事业股票(主要是台湾水泥、台湾纸业、台湾工矿、台湾农林四大公司)换取地主的土地。当时地主所得的债券和股票,连同台湾当局发行的爱国公债共22亿新台币,地主对其所拥有的股票不感兴趣而大量开价出售,场外交易的商行应运而生,最繁荣时达到二三百家。
3.1980—1997年
1981年10月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选举了第一批成员,经过三年,原来的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证券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停止营业,1986年4月2日联交所正式开业,并亨有在香港建立、经营和维护证券市场的专营权,使香港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86年9月22日香港被接纳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成员,开始向国际金融市场迈进。
当时香港共有上市公司258家,证券330种,其中260种是普通股票,21种是认购权证,7种是公司债券,1种是政府债券,36种是单位信托,5 种是优先股。1987年恒生指数接近4000点,但由于美国股市暴跌而引起的世界性股灾,香港股市在1987年12月7日跌到1894.94点,1990 年重新恢复到3500点。90年代香港股市虽然也受到各种外界影响,但搞风险能力较强,1992年恒生指数曾达到12000点,到1997年1月香港已有 550只股票,其中包括综合企业、航运货仓、酒店饮食、金融投资、地产建筑、零售传播、电子玩具、工业和公用事业九类,此外还有基金16只,认股权证36 只,中国H股22只,共624只。
台湾股市80年代初的加权指数在400至500点徘徊,直到1986年才上升到1039.11点,此后几乎是翻倍的的增长,1987年达到4673 点,1988年8789点,1989年10773点,1990年12495点,终于暴发了一次暴跌,从90年2月的12682点跌到10月份的2485 点,跌幅达80%,到年底又回复到4530点,当时的355家证券公司受到不同程序的损失。
80年代至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圳、上海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境内形成了深圳、上海、香港、台湾四个证券市场。
1981年中国政府开始发行国库券,1984年7月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这是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证券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到1989年全国发行股票的企业达到6000家,累计人民币35亿元,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河北、安徽、湖北、辽宁、内蒙古等省市,其中债券化的股票占90%以上,经正式批准的比较规范的股票发行的试点企业有100多家。
除股票之外, 1986年5月8日沈阳信托投资公司率先开展了债券买卖和抵押业务,到1988年全国61个大中城市开放了国库券流通市场,1989年全国有100多个城市的400多家的交易机构开办了国库券转让业务,1990年全国累计发行各种有价证券2100多亿,累计转让交易额318亿,证券中介机构网点达到 1600多家,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告成立,12月自动报价系统(STAQ)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启动阶段。
1986年9月上海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业务部开始了股票柜台交易,主要交易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两家公司的股票,1988年上海又有海通、万国、振兴三家证券公司成立从而初步形成了场外证券交易市场。到1990年上海市场上有延中实业、真空电子、飞乐音响、爱使电子、申华电工、飞乐股份、豫园商场、凤凰化工等8只股票进行交易,这就是所谓的老8股。
到1991年上交所成立时除老8股之外,还有89年保值公债三种,87至91年国库券四种,工行债券六种,交行债券一种,中行债券两种,建行债券一种,还有上海石化、氯碱化工等企业债券十四种。深圳证券市场从1987年启动,到1990年已有发展、万科、金田、安达、原野等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公开交易,证券公司12家,营业网点16 个,深圳与上海不同,大宗的交易不是债券,而是股票。
1992年5月上海和深圳相继开放股价,同时在两个交易所进行规范化的场内交易,两地综合指数分别达到1429点和312点,到11月又分别回落到 386点和164点。1992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9只,B股9只,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3只,B股9只。1993年2月沪深股市的指数又上升到1558点和369点,同时又有大批新股上市,到93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107只,B股22只,国库券5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76只,B股19 只。
1994年7月29日沪深股市在扩容的压力下分别降到325点和94点,从8月份管理层提出暂停发行新股等三项政策,两市指数在9月份又上升到 1052点和210点。到94年底,在上交所上市A股有168只,B股32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5种,期货10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118只,B 股18只,基金8只,国债期货15种。
1995年初由于大量资金云集国债期货市场,深沪股市分别降到524点和122点,5月18日国务院宣布停止国债期货交易并处罚违规的券商,3天之内沪深股市指数上升到927点和175点(成份指数1473点),到95年底在沪深证券市场上市的证券达到460个,全年累计成交额64097亿,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184只,B股35只,基金12只,国债现券6种,期货14种,国债回购8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127 只,B股34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6种,期货14种,国债回购7种。
1996年初沪深股市指数在522点和104点徘徊,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的好转和 97年香港回归以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大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两市指数迅速上升,到12月11日和12日分别达到1258点(30指数3064点)和476 点(成份指数4522点)。96年底,沪深两市上市的证券达到667个,全年成交额41610亿,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87只,B股42只,基金15 只,国债现券9种,国债回购8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27只,B股43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9种,国债回购9种。
1997年5月沪深股市的指数分别达到1510点(30指数4286点)和520点(成份指数6130点)到97年10月1日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已有361只,B股48只,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336只,B股51只。中国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金融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发展股份制进行企业改革之后,证券市场将进一步发挥它的筹资和融资功能。

拓展资料: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发展。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高速成长的证券市场,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和结算网络覆盖了全国各地。证券市场交易技术手段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全国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也已经建立。证券市场在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中国证券市场-百度百科

介绍一下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

2. 股票有多少年历史了?

股票至2019年已有将近417年的历史。
股票简史介绍:
1、世界股史
股票至2017年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它伴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而出现。股票最早出现于资本主义国家。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诞生于1602年在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出现以后,很快为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
伴随着股份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以股票形式集资入股的方式也得到发展,并且产生了买卖交易转让股票的需求。这样,就带动了股票市场的出现和形成,并促使股票市场完善和发展。1611年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就进行着股票交易,并且后来有了专门的经纪人撮合交易。
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现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股票已经成为大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资者投资的基本选择方式;股票市场(包括股票的发行和交易)与债券市场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基本内容。

2、中国股史
1916年,孙中山与沪商虞洽卿共同建议组织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拟具章程和说明书,呈请农商部核准。1920年2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在总商会开创立会.2月6日交易所召开理事会,选举虞洽卿为理事长。
农商部终于在1920年6月批准在上海设立证券物品交易所,运作模式引用日本所,还聘请了日本顾问。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采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标的分为有价证券、棉花等7类。这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股票。
中国股票发行经历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间还隔有汪伪政府),新中国人民政府。使用购买股票的币种有银两、银元、法币、中储券、关金券、金元券、人民币。如今,收藏界把这百余年发行的股票进行分组:分为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新时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认购证。

扩展资料:
股票介绍及其应用: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股票

3. 简介中国股票历史

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初具规模。在这十几年发展过程中,最让投资者兴奋的莫过于大幅飙升的牛市行情。近期,股市出现连续上涨的走势,受此影响,许多人都在高唱牛市到来了。而面对涨声四起的牛市论,仍有些投资者不敢踏入股市这个“雷池”,继续悲观地看待现在的市场。
 
  其实,一轮牛市的产生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支持和配合,这里我们把中国证券历史上牛市特征和历史背景做一个分析,给广大投资者以参考。

  1994

  2个月涨2倍多不是牛市胜似牛市

  1994年8月的行情惊心动魄,人称解放军叔叔救市行情,其实并非解放军出面救市,只是行情在8月1日建军节启动而已。

  在这之前,股市一路阴跌,在跌破777点铁底后一路下滑到325点,其间没有称得上反弹的上涨。就在投资者一片绝望之中,管理层出台三大利好救市: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引进国外投资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收盘333点。

  1997年8月1日星期一,投资者眼睁睁地看着股市在394点开盘,涨幅接近20%,所有人都傻了。由于对以前反弹过后更大下跌的恐惧,大量投资者开始卖出股票,股指开始回落,很快屏幕上显示出378点。正当卖出股票的人沾沾自喜的时候,股指再次被强大的买盘托起,并一路上扬,收盘报445.64点,比前日上涨33%,山东渤海更是涨幅高达108%,两市没有下跌的股票。上海股市成交量超过30亿元,为前一个交易日的6倍。

  随后股市直线上扬,到8月8日星期五,上证指数收盘683.04点,比一周前上涨105%,连境外投资者都大呼看不懂,行情非常凌厉,仅仅一个半月便达到了巅峰1052点。这次行情可以说是斜率最大的行情,起因为政策利好,但由于时间较短,业内人士并不愿意将这波上涨归结为牛市,而更愿意说是一次反弹,但2倍多的涨幅,即使不是牛市,也让投资者过足了瘾,不是牛市胜似牛市。

  1996

  十三道金牌方能镇压的最强牛市

  经过连续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终于开始走稳,最低点已经探明512点,新股再次发行困难,管理层被迫停发了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

  什么是优质股票?还是那句老话,散户不要的股票就是好股票,当时新发行的股票肯定没人要,湖北兴化这个大牛股就出现在这个群体。四川长虹(资讯 行情 论坛)因转配股的红股上市的丑闻,复牌后也遭到散户的抛售,成为了没人要的股票,它也是这次牛市的主要牛股。另外,由于当时投资者偏爱上海的股票,深圳的普遍没人要,为首的深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由于流通盘偏大,自然成为散户抛售的主要对象,而它也成为了整个牛市的领头羊。

  牛市来了,什么都敢炒,疯狂程度让局外人不可想象,1996年4月23日,深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拔地而起,6天时间从4.9元上涨到20.99元,20.99元买入的投资者会不会像现在的投资者一样永远套牢呢?不会,1997年的5月,深科技达到70元,20.99元买入的投资者仍有2.5倍的盈利,这就是牛市。

  牛市生命是顽强的,1996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认为当时的股市出现了泡沫,股市连遭打压,几乎是3个跌停板,而就在这期间,交易制度也发生了改变,实行了涨跌停板和T+1。

  1997年2月20日,伟人邓小平与世长辞,股市也以阶段性低点870点开盘,经过30分钟的默哀,股市再次被资金推起。有传言说,当天管理层要求各证券公司:不管买什么,只给你们30分钟时间,所有券商必须建满仓。牛市再次一发不可收拾,3个月后,上证指数达到1510点。一路上管理层连发13道金牌打压牛市,1997年新增300亿新股发行额度的消息终于让牛市低下了高昂的头。

  牛市,伟大的牛市终于结束。

  1999

  轰轰烈烈的5·19行情

  1999年的5·19行情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爆发的一波单边急升走势,中间经历了诸多利好传闻和消息的推动,场外资金不顾一切地接力买进,造成了32个交易日的辉煌,让人至今难以忘怀。

  在行情启动前,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美国导弹袭击,同时也炸出了中国股市著名的“导弹缺口”。随后深沪股指连创新低,上证指数跌破1100点。在此危难时刻,证监会先后向国务院提交利好政策: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允许部分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发行融资债券、扩大证券投资基金试点规模、搞活B股市场、允许部分B股H股公司进行回购股票的试点等六项政策建议获批,这一系列“政策利好”也成为了奠定5·19行情的基石。

  行情正式发动的当天,上午还显得相当平静,真正的变化发生在下午,大量涌入的场外资金不断推高指数,成交量猛烈放大,市场开始骤然升温。此后连续3天,市场量能梯次推进,从75亿元到102亿元到145亿元。市场的做多信心迅速膨胀,场外资金继续蜂拥入场,直到放出沪市单日445亿的天量,指数上攻至最高1756.18点才戛然而止。

  本轮行情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有线电视网络股、高科技股、银行股板块、除权股板块、权重股板块、绩优股板块和标购股板块等多个热点的猛烈炒作,几乎整个市场95%以上的股票都上涨超过50%,体现出十足的牛市特征。这与后来出现的二八现象的局部牛市有着本质的区别,也是5·19被投资者念念不忘的主要原因。

  2000

  至今无法逾越的2245点

  5·19行情力度之强史上罕见,但在见到阶段高点后,随之而来的持续半年的大调整,在1999年的最后几天,一轮新的牛市在一片观望中突然爆发。

  这波由网络科技股引领的行情,无论在持续时间上,还是个股涨幅上都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上证指数从1999年12月28日起步,到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创出了2245.43点的历史新高,经过1年半的上扬,沪指创造了至今仍无法超越的历史高点。

  2000年初政策利好接踵而来,先是允许券商股票质押贷款,之后实施新股二级市场配售,沪深大盘应声而起。大盘上涨的过程中,虽然有转配股流通上市,新股增发定制框架,宝钢等新股扩容等利空因素出现,但在开放式基金、保险机构、社保机构等增量资金大量入市的背景下,沪深股市大涨小回,一路创造出历史新高。

  2001年,两市继续演泽着牛市的行情,但有所不同的是,大盘指数的震荡幅度明显加剧,“牛劲”已大不如前。沪深指数的综指也仅从年初的2077点至最高2245点,涨幅仅约8%,而成交量相对2000年已有所萎缩。

  2002年中期,“中科系事件”、“亿安丑闻”、“基金黑幕”等一系列恶性事件相继曝光,银广夏、三九医药(资讯 行情 论坛)、麦科特、蓝田股份等一大批上市公司违规遭到立案稽查,投资者信心崩溃,沪深指数反转向下,一轮牛市宣告结束。

简介中国股票历史

4. 我国股票历史的重大事件

1、1984年- 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 

2、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发行1万股 

3、1986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 

4、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5、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 

6、股市设计者点评: 
股市最初的建立就是如此,“历史在为未来奋斗的时候总是高尚和纯洁的,当年设计者所构想的证券市场只有一个榜样——欧美,欧美股市是完全市场化的结果,是最精明的商人之间的活动,而中国的历史现实却决定了中国的股市一开始就带着太多的政府色彩。”一位最初设计者对本刊评论说。这为后来的政策市以及国企圈钱埋下了伏笔。 


三、○ 混乱90年代初:股市徘徊在保与压之间 

1、1991年8月- 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1-08-28 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 
2、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 

3、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4、1992年10月12日-证监会正式成立 

5、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变冷 

6、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大涨 

7、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涨势 

四、○ 牛市1999:功利性透支 

1、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发 

2、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涨 

3、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实施 


五、○ 打开潘多拉魔盒:从国有股减持到股权分置改革 

1、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拉开序幕 

2、2001年7月-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 

3、2001年10月-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 

4、2001年7月-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5、2002年6月-国务院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 

6、2002年12月-QFII制度正式实施 

7、2005年4月30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8、2005年6月-利好齐发,股改行情启动 

9、2006年9月-股权分置改革已近收官 

10、就是从06年下半年到现在的大牛市,正在持续中。

5. 怎样回顾股票软件中的历史数据?

  回顾方法:一般的软件操作,向下键按钮是缩小k线,同时增加k线数量,向上键按钮反之。向左键是看以前的k线。

  股票软件更准确的称谓应该是证券分析软件或证券决策系统,它的基股票软件本功能是信息的实时揭示(包括行情信息和资讯信息),所以早期的股票软件有时候会被叫做行情软件。股票软件的实质是通过对市场信息数据的统计,按照一定的分析模型来给出数(报表)、形(指标图形)、文(资讯链接),用户则依照一定的分析理论,来对这些结论进行解释,也有一些傻瓜式的易用软件会直接给出买卖的建议,这些易用软件大部分是用专业视角剖析整个股市的走势。

怎样回顾股票软件中的历史数据?

6.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股票,为何被指“搜刮民间财富”?

我是“非本色”,这个问题算是问对了。
1894年(光绪二十年)8月1日,中日两国宣战,甲午战争爆发,但是清政府有限的财政,根本无法支撑起庞大的战争开支。为了筹集甲午战费,清政府实施“息借商款”,开始了我国首次国内公债发行。
在此之前,清政府的筹款方式一般为借外债,另外就是国内筹款--捐输。据《那桐日记》载:(1894年)8月17日,户部司官奉堂官命令,集合京城诸多票号、银号26家借款。到了26日,户部候补主事裕绂呈递一项条陈,重点之一就是筹款,条陈称:“自海上军兴,海口又皆封禁,不获已为权宜之计,借款英商,此策之下又下焉者也。盖一借洋款,则海外皆知,与其谋及外洋,不若筹之内地。(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作为户部司官的裕绂,非常清楚清政府解决财政的手段:在急需用款时,常向洋商特别是英商借款。而《翁同龢日记》载:(1894年8月)30日,户部尚书翁同龢致信司官那桐,称“商款不宜拨归内府,恐为言者所摭”。
据此推测,战争导致户部无法划给内务府相应的款项,不过,翁同龢不建议向外国借款,只有筹借内商款,并由内务府筹款。

昭信股票实物图
对此,据《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载:8月17日,海关总税务司驻伦敦官员金登干写信给总税务司赫德曾透露,伦敦已流传中国将要借款1000万英镑的消息,银价猛涨。
而赫德,向来热衷于牵线搭桥,如果清政府从英国银行借得外债,正是其心之所向。
不过,由于户部尚书翁同酥定下不向洋人借款的调子后,据《翁同龢集》载,9月8日,户部就向光绪帝递交奏折《酌拟息借商款章程折》,提议“息借商款”:“近年以来,帑藏偶有不敷,往往息借洋款,多论镑价,折耗实多。因思中华之大,富商巨贾岂无急公慕义之人,若以息借洋款之法施诸中国商人,但使诚信允孚,自亦乐于从事。”
事实上,根据以往向洋人借款的经验,户部官员已经意识到,外债不能作为一项财政手段,因为金银比价会变动加上高昂的手续费,中国肯定吃亏,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借国内商款。
很快,户部“拣派廉干司员,招集京城银号、票号各商等”号召借款。
由于“息借商款”主要是为筹集抵御外侮的战费而发行的,具有御侮含义,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正因这点,在“息借商款”之前,京城的大商号均表示:“食毛践土,具有天良,朝廷现有要需,敢不竭力设措。”
为了规范这次借款,户部拟订在北京和各省的借款办法六条:
(1)预定还期。借款期限为两年半,每六个月为一期,共5期,首期只还利,自第二期等额还本付息;
(2)酌给利息。参照历来外 债的惯例,酌定7厘行息,即年利率约8.4%,遇闰月加增; 
(3)颁发印票(债券),写明出借商人字号、本息数目、交兑日期,钤户部堂印,附五期还款小票(还款后剪掉);
(4)定准平色,即借还款使用足色纹银,防止短亏;
(5)拨抵款项。拟将借款100万两收到后(单位库平银两,下文皆同)拨归银号转交内务府,抵作部库应发款,部库先从应发内务府款内如数提出款项留充饷需。将来归还本息之时,如各该票号有汇到外省京饷等,准其照数扣抵;
(6)严防 弊端,防止吏胥从中勒索扰累。
此外,各省地方官员应参照户部上述“条陈”“妥立章程,尽心劝寡,对凑集一万两以上者“给予虚衔封典、以示鼓励”。

昭信股票实物图
经过八个月的募集,“息借商款”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据《光绪朝东华录》载,至1895年5月户部奏请停办公债时,共计募集总额为1102万两。不过,此时户部还在要求各省督抚“迅将已收之款查明数目报部”,可知当时“息借商款”在全国的募集总额还没统计完,但误差应该不是很大。
据相关史料记载,清政府在1894年的财政收入为8103.3万两,而“息借商款”的总额就占了1894年财政总收入的13.6%,可见还是取得成效的。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此次战争里中国战败了,次年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规定中国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后又加上三千万两“赎辽费”。
早就财政拮据的清政府,不得不乞借外债偿还战败赔款。
1897年,清政府第三次筹办借款时,英国与沙俄为独占贷款权起了争执,最终形成僵局。而谁都不敢得罪的清政府,只好暂停借外款法。
第二年春,正值戊戌变法顶峰之际,光绪帝发出诏令要求臣下筹划开源之计以偿付赔款。詹事府右中允黄思允建议仿效西方国家发行公债,“造自强股票,筹借华款”。光绪随即安排户部议决,拟定发行国家公债章程,取名“昭信股票”,有“以昭信守”之意。
为此,光绪帝还号召各级官员:“在京自王公以下,在外自督抚将军以下,无论大小 文武、现任候补候选官员等,均领票缴银,以为商民之倡。”恭亲王奕欣第一个表示愿“报效库平银二万两,不敢作为借款,亦不仰邀议叙。”
光绪帝在上谕中说:“恭亲王懿亲重臣,因国用不足,捐备巨款,用意正大,洵足矜式百僚。”
为了规范“昭信股票”,户部拟订了详细章程,共十七款,主要内容为:
(一)由户部印造股票,编列字号。每票一百两者造五十万张,计股银五千万两;每票五百两者造六万张,计股银三千万两;每票一千两者造二万张,计股银二千万两,共合一亿两。股票式样,前幅用四围龙边,恭禄奉旨年月,并开每票银数,下半分二十小方,书明年分银数,每年付还一次,减去一方;后幅开列有简明章程,每票编印号数,纸心及骑缝各盖印一颗,印花用朱色印泥。每票除联票外,另缮号册,以备稽查。铸户部昭信局钢印一颗,用满汉篆文。选派廉勤司员经理昭信局,设给票处、收银处,先收银,后给票,将股票当面点交本人。
(二)此款限二十年还清,年以五厘行息,遇闰月不加增。起息日期以交银给票之日为始。光绪二十四年为集股第一年,应付息银从光绪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日起至二月底止付讫。前十年还息不还本,后十年本息并还,付息时每百两还本银十两。前十年,每付息一次,即剪去一方块,后十年付息还本亦是,至第二十年本息还讫,即将股票缴销。
(三)户部设昭信局,各省设昭信分局认股领票及归还本息,在京由户部昭信局办理,在外省由该省昭信分局办理。认股之人或开列官阀姓名,或堂名别号,悉听其便。亦可委托殷实号商代领股票及兑换本息。股票每年应得本息既准抵地丁盐课,又准其辗转抵押售卖,但应报户部昭信局立案。各官局认票不认人,倘有遗失,立即报局出示,“挂失”股票禁止抵押售卖。如失主三年无获,由昭信局发给凭单将原票作废,本息照付。官员调迁或回原籍,发给股票凭单,准其在当地兑付;商民迁居它省,亦照此办理。

(四)官绅商民,劝集股款十万两以上及五十万两以上者,由户部给奖。严禁伪造股票,违者斩。不准勒令捐输,有借端扰累勒捐者治罪。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清政府发行的“昭信股票”,目的是偿还战争赔款与缓解财政危机,而非为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刺激工商业发展,其结果可想而知。
昭信股票预计发行总额1亿两,但到停止发行时,共计认购不足2000万两,对于缓解财政危机几乎没起什么作用。
清政府不得不又乞求英、德等列强借钱,并以7处厘金为抵押,命各省京协各晌、防晌等向取于厘金者骤形短绌。
这样一来,各省的主政官们不干了,都上奏“实难为无米之炊”,清政府却强令江苏、 江西、安徽等十省裁兵节晌,在“昭信股票”项下划拨现银五百万两作为税司代征厘金,抵押7处厘金抵。
不过,由于人们认购“昭信股票”的积极性并不高,致使各省难以下拨抵厘金之用。据千家驹编《旧中国公债史资料》记载: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折,认为该票(昭信股票)“以后收数虽不可知,而体察情形,断不能如开办伊始之旺”。
很快,“昭信股票”因收银甚少,弊端频出,被清政府伤令停止发行。
事实上,从筹款目的来看,“息借商款”所筹得款项基本上都用于甲午战费,举债目的达到了;但是“昭信股票”的使用目的就不明确了,有的用于修建慈禧行宫,有的作为“教案”赔款, 有的用于镇压农民起义,有的被各省封疆大吏 “劫用”。

昭信股票实物图
从偿还情况来看,“息借商款”的信用度还是较高的;而“昭信股票”基本没有按照部定章程认真偿还,一部分作为报效,据民国《安县志》载:“自王公以下京外文武大小各有情愿报效,不愿领本息者,准其具呈缴票,按给奖叙”,有的地方“所收之款究置 何处,今无档案可查”根本不想还;还有的地方以增广学额的办法抵偿,据《平度县志》载:“以股票易实银归为办学之款”。
无法“善终”的发债行为,严重透支着清政府的公信力,梁启超认为“政府财政上之信用孚于其民”,可见,大清王朝已经走向暮年。
写了这么多,飘过的也给个苦力赞呗。

7. 股票历史委托有效吗

股票的所有交易委托,除了权证或可转债的行权委托及申购新股是在一个时间段内有效的,其他所有的正常买卖委托的有效期都是当天,收盘后就无效了。

举个例子,你在上午9:15挂的单,有效期到下午3:00 ;你在下午2:50挂的单,有效期也是到下午3:00。

等到券商晚上清算的时候,无效委托会自动撤销并将冻结的资金解冻。

股票历史委托有效吗

8. 股票市场的历史

  股票简介
  股票至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它伴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而出现。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与资本需求不足要求一种方式来让公司获得大量的资本金。于是产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态出现的,股东共同出资经营的企业组织。股份公司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股票形态的融资活动;股票融资的发展产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股票市场的发展最股票终又促进了股票融资活动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发展。 股票最早出现于资本主义国家。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诞生于1602年在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出现以后,很快为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随着股份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以股票形式集资入股的方式也得到发展,并且产生了买卖交易转让股票的需求。这样,就带动了股票市场的出现和形成,并促使股票市场完善和发展。在1611年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就进行着股票交易,并且后来有了专门的经纪人撮合交易。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股票已经成为大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资者投资的基本选择方式;股票市场(包括股票的发行和交易)与债券市场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基本内容。   (1)股票是一种出资证明,当一个自然人或法人向股份公司参股投资时,便可获得股票作为出资的凭证;   (2)股票的持有者凭借股票来证明自己的股东身份,参加股份公司的股东大会,对股份公司的经营发表意见;   (3)股票持有者凭借股票参加股份发行企业的利润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分红,以此获得一定的经济股票市场的影响作用。   股票持有者凭股票从股份公司取得的收入是股息。股息的发配取决于公司的股息政策,如果公司不发派股息,股东没有获得股息的权利。优先股股东可以获得固定金额的股息,而普通股股东的股息是与公司的利润相关的。普通股股东股息的发派在优先股股东之后,必须所有的优先股股东满额获得他们曾被承诺的股息之后,普通股股东才有权力发派股息。股票只是对一个股份公司拥有的实际资本的所有权证书,是参与公司决策和索取股息的凭证,不是实际资本,而只是间接地反映了实际资本运动的状况,从而表现为一种虚拟资本。


  历史:
  1916年,孙中山与沪商虞洽卿共同建议组织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拟具章程和说明书,呈请农商部核准。1920年2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在总商会开创立会.2月6日交易所召开理事会,选举虞洽卿为理事长。农商部终于在1920年6月批准在上海设立证券物品交易所,运作模式引用日本所,还聘请了日本顾问。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采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标的分为有价证券、棉花等7类。这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股票。   中国股票发行经历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间还隔有汪伪政府),新中国人民政府。使用购买股票的币种有银两、银元、法币、中储券、关金券、金元券、人民币。如今,收藏界把这百余年发行的股票进行分组:分为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新时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认购证。   1984年- 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发行1万股   1986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   1991年8月28日- 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   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证监会正式成立   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变冷   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大涨   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涨势   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发   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涨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实施打开潘多拉魔盒:从国有股减持到股权分置改革   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拉开序幕   2001年7月-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   2001年10月23日-证监会宣布暂停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出售国有股   2001年6月-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2年6月-国务院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   2002年12月-QFII制度正式实施   2005年4月30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2005年6月-利好齐发,股改行情启动   2006年9月-股权分置改革已近收官   2006年下半年到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高达6124.04点,随后随着国际金融局势急转直下,美国次贷危机 ,世界第三大投行雷曼兄弟倒闭,中国股市特有的大小非现象使得上证指数一路下滑,至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跌至1664.93点,跌幅超70%。   2009年上证综指年内上涨62.19%,个股涨幅甚至接近2007年的水平,股价创新高的A股有330多只(不包括新股),占总数的20%,而股价回升到6000点水平的股票,占总数的50%。   2010年年初开盘指数既告不利,上证指数在最初上涨了一段之后,又于1月27日跌破3000点。


  交易市场
  股票的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Primary Market)也称为发行市场(Issuance Market),它是指公司直接或通过中介机构向投资者出售新发行的股票。所谓新发行的股票包括初次发行和再发行的股票,前者是公司第一次向投资者出售的原始股,后者是在原始股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份额 。   一级市场的运作过程   (一)咨询与管理   1. 发行方式的选择:股票发行的方式一般可分成公募(Public Placement)和私募(Private Placement)两类。   2. 选定作为承销商的投资银行。   3. 准备招股说明书。   4. 发行定价。   (二)认购与销售   具体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包销 2.代销 3.备用包销   二级市场   二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也称交易市场,是投资者之间买卖已发行股票的场所。这一市场为股票创造流动性,即能够迅速脱手换取现值。   二级市场通常可分为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但也出现了具有混合特型的第三市场(The Third Market)和第四市场(The Fourth Market)。   第三市场   第三市场是指原来在证交所上市的股票移到以场外进行交易而形成的市场,换言之,第三市场交易是既在证交所上市又在场外市场交易的股票,以区别于一般含义的柜台交易。   第四市场   第四市场指大机构(和富有的个人)绕开通常的经纪人,彼此之间利用电子通信网络(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CNs)直接进行的证券交易。   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Stock Exchange)是由证券管理部门批准的,为证券的集中交易提供固定场所和有关设施,并制定各项规则以形成公正合理的价格和有条不紊的秩序的正式组织。   场外交易市场   场外交易是相对于证券交易所交易而言的,凡是在证券交易所之外的股票交易活动都可称作场外交易。由于这种交易起先主要是在各证券商的柜台上进行的,因而也称为柜台交易(OTC,Over -The-Counter);   场外交易市场与证交所相比,没有固定的集中的场所,而是分散于各地,规模有大有小由自营商(Dealers)来组织交易;   场外交易市场无法实行公开竞价,其价格是通过商议达成的;   场外交易比证交所上市所受的管制少,灵活方便。   二板市场   二板市场(the Second Board)的规范名称为“第二交易系统”,亦称创业板(Growth Enterprise Market),主要是一些小型高科技公司的上市场所,是与现有主板(the Main Board)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二板市场的特征:   1、前瞻性市场;   2、上市标准低 ;   3、市场监管更加严格;   4、推行做市商(Market Maker)制度;   5、实行电子化交易。